雅思写作高分技巧:如何写出地道的雅思作文

首页 > 雅思IELTS > 雅思写作2018-04-04

本文Powered by

雅思7分对于雅思考生的词量要求大约在8000以上,其中,有1/3的词汇是雅思阅读中的难词和专业词汇,而对于雅思写作,能够灵活熟练掌握5000左右的雅思写作词汇就足够了。灵活熟练掌握的要求并不低,事实上,一篇雅思大作文250个字,大部分雅思考生常常是写得精疲力尽,最后还是没有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常常重复使用单一的词汇。其中词汇量的匮乏是主要原因之一。


有些考生一想起" 产生,引起",就习惯性用"produce",却不了解 "promote, generate, trigger, lead to, result in"等词汇和短语的表达都有此意思,完全可以在写作当中进行词汇的替换。而简单词汇的重复不仅让文章在词汇上水平不高,通篇归于平庸,而且让一些能够成为行文闪光点的精辟思维和见解也黯然失色。

有些考生单词量不小,在行文中也能够做到词汇的同义转换,然而写出来的文章还是让考官匪夷所思,大跌眼镜,究其原因,主要是用词不够准确,chinglish大行其道,整篇文章就是考生想当然的一个汉译英过程,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许多考生在背词汇时,往往只是满足于知晓单词的中文意思,而不深究词汇的具体用法。英语的每个单词都有它的denotation(字面意思)和 connotation(内涵意思),一些同义词在感情色彩上可能大相径庭。并且,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传统的差异,一些相同的意象可能负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而这些都是考生在写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分析过中国考生在雅思写作考试中存在的词汇表达方面的问题后,为大家提供3个指导意见,希望能帮助大家克服写作词汇上的缺陷。

第一、要扩充词汇,分类记忆相关词汇。

雅思词汇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文章中的,它必定是与一定的话题或语境相联系的,因此,我们在记忆雅思词汇时,可以采取按照话题分类记忆的方法。这样,比起"字典式"A-Z的记忆法,分类记忆不仅高效,而且我们遇到相关话题时,也可以将这些相关词汇随手拈来,在写作中自然是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雅思的写作话题基本上可以划分为教育、科技、文化、政府、媒体和环境这六大类。我们在记忆单词的时候,可以按照这些话题分类来背相关词汇和短语,比如说"环境"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将"chemical-waste"(化工废料)、"disposable products"(一次性产品)、 "ecology"(生态学)和"desertification"(沙漠化)等这些跟环境有关的词汇和短语一起打包记忆,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而且在论证的过程中也可以让我们的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第二、要分辨词义,用词准确。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尽管中文意思相同,许多英语单词在内涵意义,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上都是有所区别的,因此,我们在记忆词汇,尤其是同义词时,一定要清楚明白每个单词使用的具体语境是什么,切忌不顾一切,随意替换。比如"family"和"home"在中文都是"家"的意思,而"family"主要是指家庭成员,"home"则是指家庭住宅,其内涵意义是截然不同的。再者,要注意每个单词的固定搭配,切忌"闭门造词",想当然地用中式英语写作。

第三、要学会巧用同义词、反义词和派生词。

在雅思写作中,要想做到词汇的多样性和表达的准确高效性,除了词汇的同义替换之外,反义词与派生词也是不错的 "秘密武器"。同义词在此就不再多费笔墨了,只是提醒广大考生在使用时要注意具体语境,能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而巧用反义词和派生词,不仅可以让我们的行文词汇富于变化,而且在句式表达方式也可以多变。如 "Fads are not unique to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fades are common in any country that has a strong consumer economy。",句中的"unique"和"common"这对反义词的妙用就避免了简单词汇的重复使用,也使原文肯定句与否定句交错使用,句型上也做到了多样性。

以上所介绍的3个雅思写作高分指导,需要考生在备考复习雅思写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词汇积累和训练才能达成效果。虽然雅思写作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非常头疼,但是如果克服了雅思写作词汇运用的问题,相信雅思写作的分数会有一个相当大的提升。各位加油。

相关阅读

免费试听课(网络预约专享)

小寨校区:西安市雁塔区长安中路38号小寨领秀城12F

南门校区:西安市南关正街长安国际C座805

封闭校区:西安市芙蓉南路98号

牛学热线:029-85202828

陕ICP备20005587号

Copyright © 2015-2021 牛学 All Rights Reserved.